>
2023-05-29|
分享到:
|1178 |文章来源:广电独家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塑造美好境界,传承奉献精神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在视听层面上着力打造出角度宽广、多姿多彩的叙事空间,又在动人至深的思想层面上再度谱写了“老西藏精神”,续接了进藏工作者的事业传承。

 

32集电视连续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以下简称《雪莲花》)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得到了大量的观众好评。很多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职业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人们都表达了共同的感动:在一个中原地区支援西藏建设的真实故事中,原来包含着那么多的基层经验,丰富又可贵!

剧作中令人久久回味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也正在于此——一方面细致入微地再现了援藏干部的扎实工作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让观众们在感叹雪域高原旖旎壮美的同时,更为深入地了解到藏族同胞在新时代中经历的新发展。

 

景美、情深、事繁、路难,《雪莲花》在视听层面上着力打造出角度宽广、多姿多彩的叙事空间,又在动人至深的思想层面上再度谱写了“老西藏精神”,续接了进藏工作者的事业传承。 

▍雪域之美,在景、在人,在于团结一心的共同奋斗

长久以来,中国文化中的雪域之美常常拨动着创作者的心弦。经年不化的巍峨雪山,与山脚下苍茂翠绿的林海、草原,以及足以倒映天空的澄澈湖面,一起构成了值得入画、歌咏的纯净美景。

剧作《雪莲花》的故事发生地——朗嘎县巴古乡强噶村,就是集齐了上述所有美景元素的雪域村庄。剧作在拍摄中多次采用高空航拍的视角,对村外的嘎拉雪山和村子里的住户人家作出了生动的全景呈现。在圣洁灵性的自然美景环境中,将驻村干部欧阳南为完成强噶村脱贫攻坚任务而做出的帮扶工作一项项铺陈开来。

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讲起,年轻的援藏干部欧阳南和医学专业的李霞、农学专业的梅雁生等大学毕业生,带着报效祖国的青春理想来到了朗嘎县。雪域高原一方面向他们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美丽景观,另一方面又以恶劣多变的局部灾害性天气给出了当头重击,由此在叙事上将他们的未来事业、青春奉献与雪山脚下的强噶村民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部重大题材的高水平剧作,《雪莲花》不是浮光掠影地简单表现受帮扶的少量家庭,而是尽可能完整地展现出一个村落旧貌换新颜的全部过程。

随着剧集叙事的深入展开,数量众多的强噶村民陆续出场。女主人公卓玛和她的兄长格列朗杰一家;卓玛的爱慕者拉次,以及和他相依为命的央布阿妈;拉次的情敌是大巴桑,同样爱慕着卓玛,却因为性格容易冲动,被父亲多吉和妹妹拉姆一再劝告退出追求者行列;和多吉大叔同在村委会任职的黄中原有一个大龄无业的独子黄达娃,他也是欧阳南刚到拉萨时最早遇到的强噶村人;另外的村民如曲珍、达珍、旺久、扎仁大哥等,年龄各异,技能上各有擅长,但在外貌衣着和内在品德上都有典型的藏家儿女风范,性格质朴踏实,心地纯净善良。

始于一场雪崩山难的剧情叙事使央布阿妈失去了儿子拉次,也使强噶村的集体致富道路陷入了停滞。然而,被拉次舍身救下的欧阳南却牢牢把根扎在了强噶村,开启了团结全村人勤劳致富的奋斗道路。

由于《雪莲花》一剧以多位援藏干部的真实经历作为原型材料,所以在后续情节的具体开展中表现出了多样又可信的困难起伏和道路曲折。借用剧中马如云县长的工作感言来说:“基层帮扶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很艰巨,也很琐碎,只靠情谊是不够的。”《雪莲花》的剧情发展恰恰说明了如何把深厚的情谊和青春的豪情有效地转化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又如何在正确的观念坚持下,细微而稳固地为实现理想进行日复一日的积累。

强噶村经历的脱贫过程无疑是一场场连续的攻坚战,在剧中先后表现为修路、办糌粑厂、合作社,开酿酒坊、家具厂、养殖场等。

剧集直面了脱贫工作的艰巨性,实事求是地表现了村民们在转变思想、转变生产方式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比如在作为情节主线的糌粑厂叙事中,强噶村民们先是通过集体融资的方式,自力更生地办起了加工糌粑粉的磨坊,又在拉萨市区建立起门店;开朗活泼的拉姆在门店销售中实现了一直以来她想成为“拉萨女孩”的成长梦想,也让长期处于就业迷惘中的黄达娃找到了驾车送货的新工作。但是,商业环境中的真实竞争压力不会因为有热情、有情怀就得到解决。相反,糌粑厂在运营中遇到的危机时刻才是欧阳南与村民们的共同考验,也是大家携手实现脱贫目标的必然跨越。面对市区内同行竞争的价格战,欧阳南与强噶村民另辟蹊径,转而采用送货上门、实地销售的新思路来摆脱困境。

 

在《雪莲花》的第13集,一名来自边远牧区的藏民带着欧阳南和卓玛来到雪线以上的村子里。青稞因为高寒地带不能种植,购买糌粑粉又因为山路遥远,很不方便,所以当强噶村糌粑厂开着车子送货上门的时候,村子里的留守老人们特意聚在一起,为送来糌粑的欧阳南和卓玛献上了洁白的哈达。那一幕画面看上去特别美丽,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合则两利的道理,简洁而形象地展现出团结一心的重要性,展现出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的精神之美。 

▍绿水青山,长远发展,在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实现精神传承

在《雪莲花》一波三折的剧情发展中,强噶村脱贫既包括上文提到的那些成功案例,也对一些未能转化落地的项目设计作出了必要的情节交代,比如开办铁矿。

 

此外,剧中还特别关注了一些带有矛盾性的项目内容,包括伐木场、家具厂等,虽然也曾实地开办,却在实践检验后发现并不符合生态观念,不适合长远发展,而最终关停或转型。围绕这些项目设计的正反方意见争论构成了剧情推动的主要动力源,从中印证出的现实问题在于:扶贫开发是长期任务,不是为了表面现象的虚假繁荣,更不是只求短期盈利的资源破坏型生产。无论是开采嘎拉雪山深处的铁矿藏,还是砍伐山体上的树木植被,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显著的收入提高。

之所以在《雪莲花》的剧中,类似项目不能得到多吉大叔和欧阳南的支持,原因就在于这些项目在根本上违背了保护生态完整性的科学理念,一旦仓促实施就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

饱经沧桑的多吉大叔用藏民的生存经验来劝告功利心太盛的梅雁生和部分短视村民,“爱雪山就是爱家园,护森林就是护自己”!在剧情中,爱山如命的多吉大叔最终因为制止盗猎者而倒在了山林里,但是他的正义感和生命尊严却在欧阳南和大巴桑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后人纪念的荣誉精神。剧中还有一个修路的项目,贯穿着剧情的始终。故事开始的时候是老黄叔带着筑路队,在简陋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艰难修路,不仅很难见到成效,而且只要灾害天气意外来临,瞬间就将前期工程化为乌有。

后来在糌粑厂有了一定盈利后,欧阳南也有意重启修路项目,并且计划采用更为先进的山体隧道方式来洞穿嘎拉雪山。然而有趣的是,接下来剧情方向一转,大家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精细计算,发现本地当前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在安全的工期内完成打通隧道的设想,于是就及时调整行动观念,不再为短期内达不到的目标凭空消耗宝贵的时间精力和公共资产。

或许很多观众能够体会到其中清醒理性的现实一面,也能够感受到务实求真的精神沟通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多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剧情中这条尚未贯通的道路其实包含着需要精准解读的叙事隐喻功能。剧集结尾,对于修路一事念兹在兹的老黄叔召集起村子里的中坚力量和更年轻的新一代人,将心事和盘托出。原来,他是1950年代第一批响应号召进藏建设的十八军成员,从十几岁的青葱少年到现在已经年逾古稀,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雪域高原。根据剧情可以知道,以老黄叔为代表的内地建设者们选择扎根边疆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行军途中得到藏胞的及时救助而幸免于难,有的是为了守护那些把生命抛洒在雪山上的战友们长眠的陵园,其中既包括了“壮志当报国,团结重如山”的理想信仰,也有身为普通劳动者所抱持的乐观信念——“地靠人种,路靠人走。”

最后,全剧在正式结束前又一次谈到了这条寄寓着几代人共同心愿的道路。当更为年轻、更有国际视野,也更具有专业化知识技能的新一代建设者们开始默默地念诵“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画面上仿佛闪烁着精神传承的光辉。人们有理由相信,正在成长、成熟起来的年轻人们已经做好了接过父辈旗帜的准备,开始行进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时代道路上。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