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13|
分享到:
|2719 |文章来源:AD+广告之家网

食事营销:美食系综艺pk影视纪录片,营销套路全解析

现如今,美食不仅起到果腹的作用,更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主角,从赛制PK风、明星登台炫厨技的综艺类节目、到描绘美食情怀的记录片,甚至美食治愈系的影片比比皆是。而这类作品除了独特的美食视角外,营销主题也是层出不穷,看点无限。

赛制PK风

中西厨师对决赛,世界级美食诞生记

赛制PK风主要以两方或者多方对一个限定的命题,在一定规则下进行比拼,赢得的一方将获得奖励,或是晋级到下一场比赛。这样的美食节目在于可以让观众看到一道美食从食材加工到上桌供人食用的整个过程,切身感受到锅碗瓢盆与柴米油盐的碰撞,看到厨师对于美食的卓越追求,激发人们下厨的欲望。

例如早年央视播出的美食真人秀节目《厨王争霸》,便归属于赛制PK风类别。该档节目在每一期中,中国队和西方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食材挑选、烹饪、摆盘,由邀请的大众美食家进行现场打分,输掉比赛的一方将品尝一道来自中国的“独特”美食。在有限的厨房条件下,如何烹饪出创意美食是节目的亮点,它不仅聚焦于美食的制作手法,更展现了比赛中双方的友谊,一展大厨风范儿。

作为一档中外友谊赛美食PK节目,《厨王争霸》在营销手法不仅有品牌冠名、赞助合作,还涉及到隐性植入,将一些指定食材加入到比赛要求中就是一种较好的营销方式,如双方在参赛中需要用到鲁花食用油、意大利乳酪、昆仑尼雅黑鸡等。节目不仅还原中外著名美食的诞生过程,还能将大厨们了得的功力彰显到淋漓尽致,提升个人品牌及所在餐饮餐厅的曝光。

明星炫技风

谢霆锋大秀厨艺,“锋味家族”探寻世界美食

明星炫技风主要依靠当红明星现场制作美食+个人魅力来赚取流量,可谓是给那些追星的迷弟迷妹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爱豆的机会。这类美食节目优势在于依靠明星自身的影响力来对节目本身进行宣传,同时展现明星在节目中制作美食的个人魅力。《十二道锋味》便是该系最成功的一档节目。

《十二道锋味》主角谢霆锋作为自带流量大IP,节目一经开播便吸睛无数,各路赞助蜂拥而至,好不热闹。节目中,主厨谢霆锋曾邀请好友海清、赵薇、张家辉、范冰冰、房祖名等好友参与录制,并一同去大自然寻找食材,到法国南部找顶级的松子露、澳大利亚抓帝王蟹、印尼寻访真正顶尖的麝香猫咖啡,以及到韩国,西班牙、瑞士、英国、挪威,意大利、米兰等。可以说《锋味》每期都像一部美食追溯纪实片,不仅有美食,还有好友、故事、冒险,整体风格十分轻松惬意。

目前,《十二道锋味》已播出四季,节目形式上也从最初的探寻也衍生至如今拥有赛程的设置,谢霆锋本人更是摇身成为“美食”代言人,为诸多美食赋予声誉和流量。从营销角度上来看,这档节目除了冠名赞助外,其淘宝店的直销也十分红火,备受粉丝们的喜爱。

剧集治愈风

《深夜食堂》:城市一角的食堂,深夜不孤寂的港湾

治愈风影片在于以故事情节和温馨的场景勾起人们心底隐藏的情感,来打动观众进而引起共鸣。它的优势在于影片以缓慢的视角推进,在特定时刻展现出剧中人物对于美食和生活的理解感悟,贴近人们生活的美食会给人们心理上带去慰藉。影片虽然不会很震撼,但会给人提升正能量的积极态度。

《深夜食堂》就是如此。这是一家看起来不大的小店,总会在午夜十二点后开始热闹起来,店里菜谱只有几款,但食客想吃什么可以点,只要老板会做就都会满足。那些为城市建设而加班的白领、TKV中的女郎等人,都会在这家小店中卸下自己一天的疲惫,谈论着周遭的趣事,喝着小酒,吃着钟情又会勾起回忆的美食,有悲有喜,有酸有甜。片子中的美食镜头基本都是近景,温馨缓慢刻画店家制作美食的过程,抓住食客们食用的镜头来传递美食是有灵魂的,是会给人带来幸福的。

这部日本的《深夜食堂》曾被用于创意作品,也曾在2016年在中国翻拍。暂不提原版作品的营销力,单从由黄磊主演的翻拍作品来看,品牌植入量之大便足以令人瞠目。其实,作为一部暖心治愈系作品,《深夜食堂》是把美食赋予“内涵”,即便是简单的餐食,同样可以与众不同,由此衍生出的后期营销力自然不容小觑。

《南极料理人》:美食、情感融入的治愈系电影

同属治愈系影片的《南极料理人》讲述着发生在南极,距离昭和南极站1000公里的圆顶站点,气温零下54度,海拔3800米,在冰雪,暴风,极昼与极夜中,由八名各自分工不同的考察人员组成的考察队,为期一年多考察生活的故事。影片中,他们每天的日子仿佛就在圆顶基地餐桌上精致的美食中度过,“油炸海虾”、“烤肉”、“西餐”、“拉面”等等满桌子的食物让人垂涎三尺的同时,还有融化在美食之中对于亲人的思念。这部影片的精华,就是告诉人们不论是料理还是思念,都是在平凡的细节中孕育着美好,那些失望与痛苦可以寄托,困境无望可以挣扎,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料理,五味杂陈。

《孤独的美食家》一个人的平凡食物依旧美味

《孤独的美食家》聚焦在独自一人经营杂货店的五郎身上,通过展现五郎去每个餐馆吃饭的情景来展示日本当地的美食,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部治愈系美食剧集作品。一日三餐,五郎吃的每一顿食物都不一样,他努力去寻找生活区好吃又有特色的小店。即便是一个人吃饭,面对食物也不将就,也要好好吃饭的态度感染了许多人,这就是平凡中的正能量,也是日本人的生活缩写。片中没有太多的词语去阐述生活的不易、去介绍食物食多么的美味,而是通过五郎对于食物的期待和喜爱来表现美食在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美食传递出的生活态度。影片里那些路边小摊、市场旁的餐店等五郎去品尝食物的餐店,在生活中都是真实存在的。

日本人在美食叙事方面似乎很有天赋,通过简单的剧情设计引发人与美食之间的共鸣,让品食之人感情慢慢,观影之人充满期待。或许营销不一定是简单粗暴的露出展示,自然而然的展现形式亦或成为“美食”最好的营销露出。

纪录片风

中国纪实片舌尖系列的跌宕起伏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来展现生活本质的艺术片,它的优势在于不仅让人们了解生活中美食的制作过程,更让人们深刻品味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及诞生的原因,勾起人们与美食的关联,体会美食对于生活上的意义。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自从2012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便引起大家广泛关注,今年年初上映的《舌尖上的中国3》依旧引发大家热议,但相比之前两部的褒义之评,这部明显略逊一些。

第一部中“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等每一集的主题,都充斥着人们对于美食的热爱和烹调方法的执着。碳烤松茸、炸豆腐、金华火腿等的制作过程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它孕育着人们和一些动植物,以共同美好和谐的方式生活在地球上。影片的拍摄主角是中国各地方的传统美食,甚至是大好河川的景色也被尽收眼底,这让人们赞叹中国壮美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感道各个地方民族的风土文化。

以传承文化的角度去表现美食和情怀,《舌尖上的中国1》不仅勾起了许多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也在心底为他们生活的家乡而充满自豪之感。影片中的旁白更是点睛之笔,没有多余的废话煽情,也没那么生硬的语言,通通都只是为了观者更好的了解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并且影片镜头的唯美、画质的清晰将美食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令更多没有去过当地的人们憧憬去那里旅行。

《舌尖上的中国3》似乎想要继续传承前两部拍摄的唯美镜头画面、热热闹闹的风土人情的向正能量,但不小心用力过猛成了华丽的“推销范儿”、“浮夸范儿”。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勾起人们心底的回忆,使内心有所触动,并让大家了解生活里那些细小的美丽,这必然是需要严谨认真的对待。而把大口黑鲈当作四鳃鲈鱼这类的常识性错误,甚至自制口红的商业片推广之嫌等,都令人们感到这是敷衍之作,因而引起人们对于影片的不适。

此外,过度商业化也令这部原本定位极具民俗的作品显得不伦不类,由此不难看出,营销适度对于一部作品的重要性是机极为重要的,当一部原本拥有好口碑的作品被指点,IP垮塌重塑便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从以上几大方向的美食诠释风格来看,不同的风格会受到不同类别人群的喜爱。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舌尖》系列蕴含的情怀也许日系美食影片无法比拟,一旦好的作品被“商业”过度渲染,除了惋惜之外别无其他。优秀作品的精髓在于首要考虑作品传递给受众的价值和影响力,只要以用户感受为出发点,想必一部好作品并不是那么难求。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