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09|
分享到:
|1725 |文章来源: 互联网周刊

2018移动支付企业排行榜TOP20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特色

根据有关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手机网民已经增加至7.52亿人次,其中第四季度移动支付的活跃用户已超5亿人次,交易金额达37.72万亿。移动支付已然成为国民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深入社会生活。

移动支付让钱包成为“装饰品”,移动支付企业谁能继续创新呢?

移动支付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模式,也改变了民众的支付习惯。出门不拿现金、钱包空空如也成为了多数移动支付用户的现实写照。

目前,移动支付正在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际化的商超,小到路边摊,基本上均已接入移动支付方式。并且移动支付正在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018年1月1日起交通部实施的《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将移动支付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领域;2018年上半年,微信在上海、济南等地相继与公交公司达成合作,推出公交乘车二维码,通过微信小程序出示二维码,即可先乘车、后付费……这样的变化正时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支付行为。

第三方支付企业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利润空间,一直努力挖掘更多用户和更多的应用领域。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报告》来看,我国2017年线下消费移动支付比例持续提升至65.5%,农村地区比例达到47.1%。这个比例至今仍在持续稳定增长,并且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出行、医疗、餐饮、教育、美容、装修等社会生活各方面。

挖掘更多用户和更多的应用,就是挖掘真正的自己。

移动支付可以不再单纯依赖手机,谁能换个活法异军突起呢?

当下,移动支付尚处于基本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通过二维码和NFC支付为主要方式的现状。而进入2018年,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关注,众多移动支付企业将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列入到移动支付方式的研发当中,并开始尝试应用于日常生活消费领域。例如步步高已经开始尝试在零售支付方式上采用人脸支付。

生物识别支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将会掀起一场移动支付领域的热潮。而与此同时,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在内的移动设备也正在成为移动支付的载体。而未来,或许可植入人体的芯片的研发,也会让移动支付的方式更加多样,而不仅仅让手机“一家独大”。

移动支付企业发展的路并不平坦,谁能动一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呢?

移动支付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不可忽视其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2017年央行针对不符合规定的移动支付企业进行了罚款、注销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等措施。并且2018年初,发布了三项文件,进一步规范条码支付,并限定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这无疑给使用静态支付条码的企业一定的打击。

同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了国民移动支付方式的两股重要力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他企业要与这两个巨头争夺用户,抢占市场份额,难度巨大。此外,现阶段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生物识别支付技术尚处于初始阶段,安全性以及可普及性尚且较低。2018年1月,宜宾公安网安通报的一起通过破解支付平台“人脸识别”进而窃取资金的案件,无疑给大举进军生物识别支付的行业热潮打了一剂镇静剂。

移动支付企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挑战颇多,颇大。要想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独霸天下的现实情况下从中有所作为,唯有深刻思考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之道,作为“真正爱水,节约用水”,兼顾软硬实力的提升,加强科研及市场前期投入,降低平台风险,给用户实实在在的便利,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支付市场上再创辉煌。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