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8|
分享到:
|2031 |文章来源:网络

重拳出击!国家治理收视数据造假来了

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打击电视节目收视假数据的神器正式面世。

这下广大民众们都应该在拍手称快,电视节目收视率造假问题由来已久,还是广电总局爸爸比较给力,仿佛在混沌世界里看到那么一丝曙光在蔓延开来。

感谢说真话的那个人

今年的9月份,《娘道》郭靖宇导演怒发微博,称影视行业黑势力操纵收视率,播出平台要求他购买收视率。一石激起千层浪,广电总局也介入调查。制度和技术是两大难题,使得违法操纵收视率变得几乎零风险,再加上巨大的商业利益,幕后黑手正是抓住这个漏洞屡屡出手。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至少只是看到不真实的数据,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苦的是最看重收视率的广告商们,钱是付出去了,却没有收到实际的流量反馈。于是观众和广告商渐渐地对电视媒介失去信心,将重心转移到其他互联网媒介,于是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于是黑势力又用假的收视数据,然后广告商又再一次失去信心,就是这样进入恶性循环。

在这样暗无天日的背景下,广电总局爸爸伸出的双手似乎自带光芒,这一套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至少可以保证日后的收视数据的真实性。所以说感谢广电总局爸爸,也感谢郭导说出了真话。

不简单的一套大数据系统

数据造假的问题得以解决,但广电总局不止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套大数据系统,是传统电视媒介的起死回生药。

喜欢听网易云或者逛淘宝的人应该都有发现,我的音乐列表里有什么歌,我常常听什么歌,网易云全部都统计起来,并综合数据分析出我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歌曲,然后每天推荐这一类歌曲给你听,我们一听,真的是我喜欢的曲风。淘宝也是,它的阿里云数据很厉害,你经常买日常用品,买衣服,还是买化妆品,你常常哪个价格区间的商品,它全部都统计分析好,然后你每次要逛淘宝了,它首先根据你的消费习惯给你推荐商品。

我们看看这一套系统,它通过建立与网络传输机构之间的安全通道,来收集大样本的用户数据,经过清洗、转换、分析和挖掘等等程序,来输出开机的用户数、观看的用户数、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等等30项核心指标,尤其表现在它的第二点优势——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处理精准到户。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到,也许,以后我们一打开电视机,它就自动点播到我们偏爱的电视台,自动播放到我们喜欢看的节目,甚至,连插播的广告都变成我们喜欢的风格,令我们觉得有趣!

所以说,这也许是电视行业的一次变革,一个转折点,让广告商们重拾信心。未来会怎么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广告人的小心思、大梦想

这样一套大数据系统开通下来,某些以制作假数据营生的老板可能会大受打击,相对应的,得知消息之后暗自叫好的受益者之一应该是广告人无疑了,收视假数据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一方面,我们以后能接收到的,都会是最真实的反馈,这对我们的广告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提高我们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大大地降低了我们预算打水漂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广告人来说,广电总局收集的这一批大样本数据具有极大的价值,我们可以运用这批数据来统计用户们的开机时间、节目观看时间、节目观看偏好等等,然后再根据数据来分析观众的电视收看行为习惯,在做广告方案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更加贴近观众朋友们的喜好,提高观看率跟点播率,以实现我们最初想要的广告效果。

其实电视始终是广告传播途径的老大,回想一下早些年那些风靡大江南北、红遍大街小巷的品牌广告,哪一个没有借助过电视传播呢?只因今年来的“假收视”让大家都对它失去信任,但从现在开始,局势将开始扭转。

除了电视数据造假,很多大学生在暑假寒假都会想要找份兼职,这时候互联网就会出现各种似真似假的招聘信息。去年妹妹说找了份咖啡馆服务员的寒假工,招聘中介说要交800元制服费,妹妹问我借800,我就给了,隔天醒悟过来想去把钱要回来,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

大家在网店买东西一般主要参考什么东西呢?大部分人都是参考买家的评价,很多时候,明明评价里大家都说很好,但自己买回来却跟店家描述的千差万别,包装里还塞了一张一张纸条——好评返现。某天一个做网店的同学说,帮忙刷个单,签收后再帮忙写个好评,原来那些买家评论都是这样来的!

互联网是个大杂烩,是一个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明明是二十一世纪的先进文明象征,但总有人为了名或为了利或为了什么莫名其妙的快感,而玷污这一方土地。如今看到电视行业的大好前程,互联网也亟需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清洁呀。虽然监管难度很大,但有什么能难得住二十一世纪的智慧人民呢?

看到广电总局开的这个发布会有感而发,在2018年的尾巴还是多了一件这样令人开心的好事,所以说关键时刻还是“大家长”比较靠谱。所有人都这么努力,大环境会慢慢好起来的,我已经预见到美好的未来,一起期待吧!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