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1-25|
分享到:
|2669 |文章来源:秒针系统

提前预警虚假流量,UserPulse 帮你与作弊机器人斗争到底

在数字广告投放过程中,令广告主们最为苦恼的是虚假流量的作弊问题。由于虚假流量作弊情况的普遍存在,会直接导致广告主的预算被浪费,广告无法触达真实的人,削弱大众对数字广告的信任,不论对广告主还是媒体而言,都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在广告投放之前,提前过滤掉虚假流量,在程序化购买时,最大化提升触达真实人的效率?

秒针系统 UserPulse 产品就是这样一款事前反作弊工具,以秒针的海量数据及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为支撑,依据每次投放时采集的 Cookie ID/Device ID、IP、时间戳等信息,结合秒针的全量监测数据,为每一个 IP 综合评分,提前甄别虚假流量来源,在广告投放之前将遭遇作弊的可能降至最低,让每一次广告投放都不因忧虑虚假流量作弊问题而错失良机,也不因投放之后遭遇虚假流量作弊情况而事后懊悔。

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广告监测服务商,且是除 BAT 和电信运营商之外,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数据平台,秒针每天更新 100 亿条用户行为数据,监测 60 亿条全网广告活动流量日志,每月监测的 Device ID 信息稳定在 30 亿条,Cookie ID 信息稳定在 15 亿条。UserPulse 产品正是以此为数据支撑,将目标投放的 IP 与 ID(包括 Device ID 及 Cookie ID)信息同秒针数据库中记录的用户历史行为数据比对,集合秒针全量投放监测数据分析,用综合评分的形式,对该 IP 的作弊可能做出分析预测,帮助广告主在投放前精准地过滤掉不真实的人。

同时,针对 PC 端和移动端的不同特征,UserPulse 开发团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判规则,且不同规则间存在权重的差异,依据历史数据的积累,根据实际情况的对该 IP 的在特定时间的作弊可能性进行预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移动端作弊情况与PC端的不同,UserPulse 制定了囊括了移动端设备ID、操作系统、UA信息、移动端浏览点击行为等多个维度的判断规则。

UserPulse 还能根据 IP 地址的类型,出现的区域以及所处运营商的类别,将 IP 地址还原到现实的物理空间层面,为每一个广告流量背后的 IP 进行机器人概率的评判,从 PC 和移动端维度,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交叉监测,不遗漏每一个 IP 的作弊「前科」,高效判定数据真假。

秒针的开发团队为 UserPulse 建立了庞大的黑名单数据库,结合秒针大量异常流量的规律积累,大量异常流量的分析结论,做到 5 毫秒的快速查询响应,为程序化购买提供高效的事前反作弊支持,让每一次的投放决策都不迟疑。

UserPulse 会在每次投放时提供所有目标 IP 的综合评分,并给出建议的投放范围,广告主可根据 UserPulse 的建议结果,自行调节对于 IP 的评分阈值,自行选择最为合理高效的投放方式,触达真实的人。


我们为了验证 UserPulse 的使用效果,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选取某广告主的某次未使用 UserPulse 进行事前异常流量过滤的活动原始日志作为对照组 ,线下分析出这次活动分媒体的异常流量占比。假设该活动在广告投放之前使用 UserPulse 这个产品,将原始日志中被 UserPulse 判定为高机器人概率的流量过滤掉,得到使用 UserPulse 之后的活动日志,以此作为实验组 ,再对这部分日志进行分媒体异常流量占比分析,得到以下数据:在不使用 UserPulse 的情况下,异常流量占比平均为 5.27%,其中异常流量占比最多的媒体达到了 13.46% ,使用之后,异常流量占比平均为 2.59%,异常流量平均降幅为 44.41%,最高降幅达到了 82.65%。具体的分媒体异常流量占比及假设使用UserPulse后的异常流量下降效果见上图。 UserPulse 有效降低了广告投放时遭遇异常流量作弊的可能。

近日,总局科技司和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广播电视行业标准《电视播出二维码技术要求》审查会。

审查委员会专家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关于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处理情况、测试报告和知识产权报告的介绍,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条逐章的审查,并对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审查委员会认为该标准对规范电视制作和播出中的二维码的生成、发布、识读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