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1|
分享到:
|2063 |文章来源:永子围棋

云南永子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6月10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此次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中,云南永子制作技艺榜上有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八类传统技艺,序号:1509,项目编号:VIII—263)。

永子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矿石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的围棋子,因这种棋子产于永昌(云南保山古称永昌),并被世人称之为永昌棋和永棋。永子是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对棋类等产品注册和持有的一个驰名商标。永子质坚色润、细腻如玉、触子心舒、冬暖夏凉、隽永神韵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历来深受达官贵人所追捧,为上乘贡品,堪称国宝。

永子起始于唐代,大约1000多年前。唐代傅梦求的《围棋赋》记载:“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赋中透露出唐代云南保山就开始用窑炉烧制围棋。
明代中期,永昌(保山)庠生李德章用当地的玛瑙、玉石等原料融化成汁液,采用滴制法炼制出永子。后被作为地方上贡朝廷的贡品。明代刘文征《滇志》记载“永昌府物产……料棋、料丝灯二种甚佳,考列郡第一”。“料棋”即用矿料烧制的永子围棋。

 

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二代传承人李国伟在配料

清代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永子被叛兵掠夺,后逐渐衰退,清代末期停止生产。清代刘崑在《南中杂说》记载:“庚申冬日,为叛兵所掳。惜哉!”
民国时期,保山人解坤曾找到李德章的后人来恢复生产永子,但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攻入滇西,保山城被日机轰炸,解坤携家逃往昆明,永子再次被迫停产。

 

永子炼“丹”炉

20世纪五十年代初,解坤在昆明报国街开始烧制永子,但是没有李氏家族永子的配方,烧制出的棋子与“永子”差距甚大,改称为“滇玉”, 销往北京、上海等棋社,1960年作为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围棋赛(中日围棋友谊赛)比赛用棋,因为这些一面平、一面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棋子来自云南,被称之为云南围棋子。后因棋子容易破碎,销路不好,停止生产。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学堂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生产,但成本较高,生产出的棋子没有市场,八十年代末停止生产。
21世纪初,陶晓昌组织和带领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国伟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在前辈的指导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回失传的永子炼“丹”技术,棋中圣品——永子终于重现棋枰,与千古国技相映生辉。

围棋是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永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永子”是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永子”先后到欧洲、北美、东盟和日本、韩国等地进行交流展示,倍受围棋爱好者及专业棋手的喜爱,在国内外重大围棋比赛中被指定为专用棋子。永子品牌得到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CCTV4《国宝档案》、《走遍中国》栏目以及卫视多个频道强档播出永子,提高了“永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多年宣传推广和打造,永子已经成为了地方一张标志性的文化名片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品牌。
“永子”历史厚重、原料珍贵、工艺独特、品质优秀,得到了中国棋院和棋界大师们的赞誉和推崇,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鉴定永子后题写:“国宝永子,棋中圣品”;中国围棋棋圣聂卫平先生题写“永昌永子甲天下”;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先生题写:“永子—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原中国棋院院长华以刚先生题写:“国粹永子,传世瑰宝”;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将军题写“永子甲天下,弈坛千古名”。

 

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鉴定永子后,题写“国宝永子,棋中圣品”(2012年1月2日)

“永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围棋界一直享誉盛名,的确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石。“永子”制作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古老传统工艺之一,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影响极大,对研究围棋历史文化、社会人文发展、冶金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永子”以其在围棋发展历史当中的重要地位,可作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申报成功,有利于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作为保山走向世界的一个文化体育品牌和名片,对提高保山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