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21|
分享到:
|2847 |文章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文化节目为何突然降温了,节目创作者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掀起收视热潮,社会广泛赞誉,业界一片叫好,形成了一股文化节目热。我们也对此持赞同态度,并持续跟踪观察。

最近发现,此类节目逐渐显露出“疲态”迹象。这是什么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探讨。

一、文化节目降温有这样几个表征

一是收视数据走低。在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上,有数据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晚间台综收视排行榜TOP 20中,仅有《声临其境》上榜,收视率远不如娱乐类综艺

网播量也持续低迷,有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文化类节目在六大视频网站播放量占比排名中,各大视频网站中文化节目的占盘均严重不足。我们当然不能唯收视率,只是以此作为某一个方面的佐证。

二是关注程度降低。比起前两年“爆款”文化节目播出时全网关注的盛况,后续的各类节目渐趋“小众化”。有统计显示,在10档高分文化类节目中,仅有两档节目评分人数过万。部分节目出现了关注度与口碑倒挂、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这当然不是节目出品人所乐意看到的,但也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情况。

三是节目后继乏力。面对客观实际,有话我们就直说。有些本应是经典节目的续集的质量,远不如初创时期所谓“第一季”那样别开生面、精彩纷呈,似乎还是没能打破“综N代”的魔咒。

央视网的播放数据显示,《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经典文化节目的“第二季”播放量比起“第一季”都有明显下降。这当然也是一种内在规律在起作用,毕竟对于观众需求而言,永恒不变的只有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表征之下的病灶

一是渐渐缺乏与当代精神需求相契合的现实意义。当代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绝不仅仅止步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现,要的是它对于现实的意义。

节目创作者用浅层呈现的简单劳动的方式,是无法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不少文化节目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裉节上,在重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服务于塑造当代主流价值观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雨打地皮湿”的流于表面的节目很难带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甚至难以持久缓解国人的文化焦虑,时间一长,自然显得后劲不足,难以为继。要从一般欣赏走向自觉接受,对于传播者来说,是一种高妙的艺术,更是一种政治高度。

二是热度带动下的节目同质化严重。“文化节目热”下,大量跟风之作涌现。从善如流,这本无可厚非,可一旦做不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结果就是千人一面的节目同质化。

比如,囿于“汉字、成语、诗词”等文化元素,造成了大量节目的“复制粘贴”,仅诗词类节目,就有《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向上吧!诗词》《唐诗风云会》等。

再如,节目表现形式上似乎除了竞技和朗诵,就找不到其他特色的模式。同时,高冷的缺乏娱乐性,说教的缺乏互动性,互动的缺乏严肃性。文化底蕴与文化张力之间,形成了文化上“量子纠缠”,而没有形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力量。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加速了节目的衰老。

三、号脉之后的药方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并更好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是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根本。文化类节目在科普和传播价值观上有极大优势,因此它的创新要强调更高的格局和更深远的立意。

其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文化节目要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在文化节目宗旨、内涵、功能等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节目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在引领价值观和促进自我造血上双向联动,形成良性循环。

节目创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这是根本,这是初心,动摇不得,偏离不得。

其二创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创作者是文化创新的关键少数。关键少数必须发挥关键作用。要始终在政治觉悟和文化涵养上不断提升自己,做到博学多识、融通古今,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创造的积极建设者

要始终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并举,成为文化工作者队伍中的思想道德楷模。要具有始终如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精心打磨,精雕细刻,埋头苦干,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入发掘、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新节目内容形式是重点。文化节目要想保持热度经久不衰,必须从内容形式两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其一在内容创作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从深度、广度、角度这三个维度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积淀与内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绝不只是诗词歌赋等狭义的文化元素。文化节目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其二要在节目表现形式上坚持原创创新。要坚持创新思维,推陈出新。原创是文化类节目必须坚持的推进方向,运用“中国模式”打造的文化节目才能适应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

既要尊重和科学审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古老内涵,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让传统文化即使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传播语境中,也依然可以生发新的意义,实现独特的价值。《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国宝的口吻、“卖萌”的方式进行解说,在历史题材类的文化节目中辨识度极高。

整合传播力量,深耕培养观众是关键。文化节目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审美的改变,在传播方式上应着重创新。

其一是创造性地发掘并培养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年轻受众对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逐年增长,用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方式开发文化节目,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文化节目务必做足功课,在前期展开充分调研,对受众的内容偏好、接受习惯等进行挖掘与分析;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开互动,使受众反馈与节目产生联动反应,实现对其需求的培养与行为的引导,实现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改进创新。

其二是加强文化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培养用户粘性。大众媒体需要由传统的灌输式媒介文化转向更注重创造与分享的参与式文化,实现文化的“外化于行”和“内化于心”。邀请受众更深入参与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使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才能保持文化节目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效果。

《中国诗词大会》的素人参赛制和对武亦姝、外卖小哥雷海这样的“平民偶像”的打造,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参与感、互动感。这样的方式应该继续坚持,还可以有更多方式方法的创新,特别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的综合覆盖传播,运用当代各类受众群体各自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打造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文化类节目只有深化内在价值,创新内容形式,整合传播力量,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在热度退去后走得更长远、流传更恒久。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